常用名词术语

2014-04-28 点击数:

1、索书号、分类号、著者号

        索书号是图书馆图书排架和读者获取图书的依据,它的直接体现就是图书书脊所贴标签上的号码。我馆的索书号由分类号和著者号两部分构成,书标上的第一排为分类号,第二排为著者号。
        分类号是根据图书的学科主题按照某种分类方法给出的号码。目前,我馆采用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著者号是根据著者的姓名按照某种方法给出的号码。目前,我馆采用的是《中文图书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按照著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查表给出其对应的号码。
        图书排架时,先按分类号排架,同类图书再按著者号进一步区分, 这样就集中了同一位作者所著的同一学科主题的图书,方便读者查找利用。同时,在我馆馆藏系统中,每种索书号是唯一的,读者可以据此准确的确定图书在书架上的排列位置,同样方便读者查找利用。

 

2、ISBN号

        ISBN号是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简称,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ISO于1972年颁布了ISBN国际标准,并在西柏林普鲁士图书馆设立了实施该标准的管理机构---国际ISBN中心。现在,采用ISBN编码系统的出版物有:图书、小册子、缩微出版物、盲文印刷品等。当前,ISBN号有10位数字和13位数字两种。
   10位数字的ISBN号是2007年之前使用的号码,分为四段:
   1、组号:代表出版者的国家,地理区域,语种等。我国的组号为“7”。
   2、出版者号:代表组内所属的一个具体出版者(出版社,出版公司等)。
   3、书名号:代表某出版社所出版的一种具体出版物的书名。
   4、校验位: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字,用以检查ISBN号转录过程中有无差错。

       例如:《Frontpage98网页设计》一书的ISBN号是:7-118-01984-4,所代表的意思是:7,代表中国;118,代表国防工业出版社;01984,是书名号;4,是检验码。

        从2007年1月1日起,全世界所有ISBN代理机构只发布13位的ISBN。13位的ISBN实际上就是EAN-13条形码,EAN是European Article Number,是欧共体的“欧洲物品编码协会”吸取了UPC的经验而确立的物品表示符号。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指定给国际标准书号(ISBN)系统的专用前缀码是978。

       例如:《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外封底的ISBN下面就有一个13位的号码
       ISBN: 7-301-04815-7
       EAN-13: 978-7-301-04815-3
       前缀978(代表图书),中间一部分与ISBN相同, 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校验位的加权算法与10位ISBN的算法不同。具体算法是:用1分别乘ISBN的前9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成绩之和以10为模即可得到校验位的值,其值范围应该为0-9。

 

3、ISSN号

        国际标准刊号(ISSN)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的简称,是ISDS(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国际中心为在该系统登记的连续出版物分配的号码。采用ISSN编码系统的出版物有:期刊、会议录等。

        国际标准刊号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297《文献工作—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按国际标准ISO3297规定,一个国际标准刊号由以“ISSN ”为前缀的8位数字(两段4位数字,中间以一连字符“—”相接)组成。如:ISSN1234—5679,其中前7位为单纯的数字序号,无任何特殊含义,最后一位为计算机校验位,其数值根据前7位数字依次以8~2加权之和、以11为模数按附录B所示的方法计算得到。在前缀ISSN与数字之间应空一个字距。

 

4、ISBN和ISSN有什么区别
       ISBN为是国际标准书号的意思。ISSN是国际标准刊号的意思。ISBN和ISSN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象不同。前者是发给书籍出版商;后者是发给刊物出版商。

 

5、ISRC

        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的简称。它是音像制品的国际性的唯一标识编码。目前采用ISRC编码的出版物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激光唱片等。ISRC的实施必将对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版权保护、信息交换和市场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ISRC由国家码、出版者码、录制年码、记录码和记录项码五个数据段12个字符组成。ISRC在联机目录中也可以作为用户的一个检索人口。

 

6、OCLC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的简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和研究的机构,它创建于1967年,总部在美国俄亥俄州都伯林。OCLC主要提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编目共享、资源共享和咨询共享。据最新统计,使用OCLC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已达82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0个图书馆和教育科研机构。

 

7、CALIS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规划中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作为国家经费支持的中国高校图书馆联盟,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CALIS项目总体目标:以国内外各类信息服务机构、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各类信息网站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为基础,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构建整合全球学术资源及其服务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持续服务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乃至全民教育,促进全球学术交流。

        从1998年开始,经过三期项目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CALIS文献信息服务网络,签约成员馆1600多个。CALIS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下设了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31个省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吉林大学图书馆是CALIS东北地区与吉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组织东北地区及吉林省高校的文献信息建设和服务工作。

        详情请见http://www.calis.edu.cn 

 

8、CASHL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hina 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ibrary,简称CASHL)是在教育部的统一领导下,本着“共建、共知、共享”的原则、“整体建设、分布服务”的方针,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建设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是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性的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收藏和服务中心,其最终目标是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平台”。

        CASHL的建设宗旨是组织若干所具有学科优势、文献资源优势和服务条件优势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有计划、有系统地引进和收藏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源,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结合的方式,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工作者提供综合性文献信息服务。

        CASHL于2004年3月15日正式启动并开始提供服务。目前已收藏有近2万种国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1956种电子期刊以及35万种电子图书;112万种外文图书;以及“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库”和“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等数据库,提供数据库检索和浏览、书刊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相关咨询服务等。任何一所高校,只要与CASHL签订协议,即可享受服务和相关补贴。

        CASHL目前已拥有700家成员单位,包括高校图书馆和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个人用户愈8万多个,机构(团体)用户逾3000家。提供文献传递服务80多万笔。 

        CASHL的资源和服务体系由两个全国中心、五个区域中心和十个学科中心构成,其职责是收藏资源、提供服务。吉林大学图书馆是CASHL区域中心。详情请见:http://www.cashl.edu.cn

 

9、CADAL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前身为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hina-America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CADAL)。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在2002年9月下发的《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将“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 列入“十五”期间“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CADAL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一起,共同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的框架。
        CADAL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拥有多学科、多类型、多语种海量数字资源的,由国内外图书馆、学术组织、学科专业人员广泛参与建设与服务,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学术数字图书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本项目由国家投资建设,作为教育部“211”重点工程,由浙江大学联合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承担。项目一期建设100万册(件)数字资源,国家投入7000万元,美方合作单位投入约200万美金,“十五”期间已经完成。一期建设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16个高校参与建设。建成2个数字图书馆技术中心(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14个数字资源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一套成熟的支持TB量级数字对象制作、管理与服务的技术平台,探索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和技术基础。

        CADAL项目建设的数字图书馆,提供一站式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将包含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多种学科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包括书画、建筑工程、篆刻、戏剧、工艺品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媒体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通过因特网向参与建设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提供教学科研支撑,并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国学术资源,宣传中国的文明与历史,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

        详情请见:http://www.cada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