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读者:
近期,图书馆连续三次接到了来自爱思唯尔出版社,关于我校读者超量下载ScienceDirect数据库文献的严重警告。Science Direct数据库是全球最大的科学文献全文数据库,涵盖了科学、技术以及医学领域的21个学科。它提供Elsevier的1800多种期刊的检索和全文下载,其中SCI收录1393种,EI收录515种。Science Direct数据库是我校教师教学科研及学生学习研究不可或缺的数据库,一旦停权,将为学校教学科研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请各单位在师生中广为通报,不再发生此类事件。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数据库超量下载及调查处理情况。
根据爱思唯尔出版社的通报,在2015年5月25日至2015年6月25日一个月的时间内,我校7名读者在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下载文献多达73771篇,这不仅是全国范围内最为严重的超量下载行为,也是ScienceDirect数据库有史以来发生过的最为严重的超量下载行为,同时也是我校自2005年引进电子数据库资源以来,首次发生的如此严重的超量下载行为。
根据下载日志中提供的IP地址等信息,图书馆迅速查找到了相关责任人7名。经查实,理化所留学生林某、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某、汽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彭某、数学学院留学生金某、李某、物理学院留学生金某、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某,使用网络快车Flashget等多线程下载软件及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短时间内系统、连续、批量的对ScienceDirect数据库的文献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与下载。在与事件责任人核实后,图书馆和相关单位共同对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其做出深刻书面检查,暂停了违规IP的网络活动,由专业技术人员删除非法下载文献。
二、数据库超量下载产生的严重后果。
首先,严重影响学校的声誉。此次超量下载事件的性质十分恶劣,是全国范围内最为严重的超量下载行为,也是ScienceDirect数据库有史以来发生过的最为严重的超量下载行为,对我校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其次,极易使学校陷入法律纠纷。超量下载实际上是一种漠视版权的侵权的行为,严重的会使学校陷入版权纠纷,甚至被出版者告上法庭。
再次,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秩序。超量下载会导致学校的使用权限被出版社禁用,不仅影响了全校读者的正常使用,不能了解最新的教学科研情况,严重影响教学科研的方向和进度。
最后,大幅增加学校图书经费的支出。很多数据库的价格是按照用户单位的使用量计算产生,而因超量下载形成的虚高使用量,会使得学校承担的数据库使用费比实际大大提高。
三、合理使用学校提供的电子资源。
为了向读者宣传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合理使用电子资源,图书馆已经将版权公告放在主页的最显要位置,在入馆教育及信息素养教育的选修课上也均反复宣讲。可仍有部分读者对此视而不见,版权保护意识淡薄,漠视知识产权。
为了保护电子资源的知识产权,维护吉林大学的声誉,也为了保证广大合法用户的正当权益,图书馆要求各使用单位和个人重视并严格遵守电子资源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
1.不得使用网络下载工具批量下载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
2.请不要使用360、搜狗等功能性浏览器访问数据库资源,由于此类浏览器为多线程下载,且具有IP地址转换功能,极容易导致无法登陆数据库,或被服务器认定为超量下载。请务必使用IE浏览器访问数据库资源;
3.不得连续、系统、集中、批量地进行下载、浏览、检索数据库等操作;(由于各数据库商对“滥用”的界定并不一致,因此图书馆无法制订统一标准。一般数据库商认为,如果超出正常阅读速度下载文献就视为滥用,通常正常阅读一篇文献的速度至少需要几分钟。)
不允许利用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非法牟利;
4.校内任何个人不得设置代理服务器阅读或下载电子资源。校内单位若由于特殊需要需设置代理服务器,一定要事先得到图书馆允许,并且保证该服务器不得允许校园外IP通过它访问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
5.读者有义务妥善保管个人网络账号及电脑(服务器),如出现账号被盗、电脑受攻击等情况而造成了电子资源的违规使用,读者将承担相应责任。
如发现违规行为,图书馆将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追查,并进行如下处理:
(1)违规当事人于三个工作日内到图书馆接受调查并提交书面检查,图书馆向全校范围发布通报批评; 并应在图书馆和所在单位相关负责人的监督下删除违规下载的数据、文献;
(2)停止借书权限半年;
(3)因违规行为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的,包括使用校园网电子资源的代理服务器造成大量国际流量费等,由违规者赔偿。
(4)情节严重者,将报请学校予以纪律处分。由此而引起的法律上的一切后果由违规者自负。
希望各位师生员工能够遵守相关规定,以此次事件为戒,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