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8月,随着吉林大学农学部办学模式调整,农学部图书馆正式并入吉林大学图书馆,成为吉林大学图书馆农学馆。合并后吉林大学图书馆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馆舍面积达到81595㎡,馆藏图书达到533万册。
2. 图书馆机构调整和部门主任聘任工作圆满完成。根据信息服务和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2014年3月图书馆对内部机构进行了调整整合。调整后中心馆由综合办公室、采编部、期刊部、古籍部、特藏部、流通部、系统部、参考咨询部和科技查新中心共九个部门组成,专业馆由综合办公室、流通部、期刊部、参考咨询部四个部门组成。伴随着机构调整,图书馆对部门主任进行了重新选聘并对部门职责、工作规程进行了修订。
3. 2014年7月至10月学校利用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经费对工学馆和医学馆的馆舍进行了维修改造。以此为契机图书馆对工学馆和医学馆的设备条件进行了改善升级,对功能布局和服务模式进行了调整。通过调整有效的改善了工学馆和医学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水平,扩大了读者的阅览空间,实现了藏、借、阅一体的服务模式。
4. 2014年10月文化部授予吉林大学图书馆等81个单位“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并授牌和颁发了荣誉证书。吉林大学图书馆现有117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40部古籍入选《吉林省珍贵古籍名录》,在古籍保护修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5. 首批巴纳教授赠书175箱于2014年9月份顺利到达我馆,图书馆设立巴纳教授藏书专藏室。巴纳教授的个人藏书主要涉及考古、文学等内容,其中的中文古籍和西文古籍由于出版年代久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6. 图书馆开通国际图书互借业务,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取得新突破。吉林大学图书馆成为继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之后国内第三家开通OCLC国际图书互借业务的高校图书馆。12月15日,来自新西兰奥克兰科技大学的第一笔国际互借图书到馆,用户为法学院2013级博士池生清。
7. 图书馆推出新版主页,受到读者和学校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新版主页更加突出与用户的沟通与互动,更加尊重读者的使用习惯,在理念上实现了由资源揭示导向到用户需求导向的转变。新版主页于4月23日发布,发布一小时访问量突破一千,首日访问量达到7613人次,至2014年末总访问量已超过100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4500人次。
8. 12月4日中心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启用。信息共享空间在原有电子阅览功能的基础上增设了原声影院、自助文印、文化沙龙、团队协作、创新体验等内容,创新开设了兴趣课堂和3D打印服务。信息共享空间是图书馆主动适应非正式学习趋势的成功尝试,得到了众多教师、学生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9. 图书馆推出“人文素养大讲堂”专家讲座活动。2014年分别邀请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教授、著名作家阎连科先生、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教授为我校读者做了主题为“图书馆与经典阅读”、“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误区与困境”、“李石曾与故宫博物院的创建”、“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职能拓展”的专家讲座。
10. 图书馆成功举办主题为“书香伴人生,悦读越精彩”的“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资源信息素养培训”课堂系列活动,成功举办2014年读者见面会。
特别新闻:
2014年7月10日,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和吉林大学共同主办的“CASHL服务启动十周年图书馆联盟协同服务创新研讨会”在吉林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知名学者和图书馆馆长、馆员以及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机构的负责人和专家约130余人出席了会议。